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建设标准 |
||
合格课程 |
优质课程 |
精品课程 |
||
教学 文档 (30) |
教学大纲 (5) |
格式规范,内容符合课程教学需要;有实验的课程“三型”实验比例达到30%以上。 |
格式规范,内容符合课程教学需要,且体现实际应用;有实验的课程“三型”实验比例达到50%以上。 |
格式规范,内容符合课程教学需要,并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有实验的课程“三型”实验比例达到60%以上。 |
考试大纲 (5) |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涵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涵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涵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
|
教案 (5) |
设计合理,文本规范,内容完整,符合教学大纲要求。PPT课件占课时数20%以上。 |
设计合理,文本规范,内容完整,符合教学大纲要求。PPT课件精美占课时数20%以上。 |
设计合理,文本规范,内容完整,符合教学大纲要求。PPT课件精美占课时数20%以上。 |
|
教学手册 (5) |
课堂考勤认真,每次有记载;作业批改、实验报告批改符合学院规定,批改规范、认真,手册填写规范。 |
课堂考勤认真,每次有记载;作业批改、实验报告批改符合学院规定,批改规范、认真,手册填写规范。 |
课堂考勤认真,每次有记载;作业批改、实验报告批改符合学院规定,批改规范、认真,手册填写规范。 |
|
试卷 (5) |
建立并使用试卷库。 |
建立并使用试题库。 |
建立并使用试题库。 |
|
试题难易程度、题量适当,题型多样,符合考纲要求,评阅规范。试卷分析客观。试卷按班装订整齐美观。 |
试题难易程度、题量适当,题型多样,符合考纲要求,评阅规范。试卷分析客观。试卷按班装订整齐美观。 |
试题难易程度、题量适当,题型多样,符合考纲要求,评阅规范。试卷分析客观。试卷按班装订整齐美观。 |
||
课程网站 (5) |
有网上辅导答疑和其他教学交流活动。 |
有网上自建微课、慕课。 |
有网站上自建信息化平台。 |
|
师资 队伍 (25) |
课程负责人(10) |
课程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
课程负责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既具有博士学位又有讲师职称,且教学能力强。 |
课程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或既有博士学位又有副教授职称,且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 |
课程师资结构(15) |
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教师工作量合适。 |
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教师工作量合适。 |
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教师工作量合适。 |
教学 改革 研究 (15)
|
教研活动 (5) |
每年针对本课程的教研活动包括听评课不少于4次,并有详细记载。 |
每年针对本课程的教研活动包括听评课不少于5次,并有详细记载。 |
每年针对本课程的教研活动包括听评课不少于5次,并有详细记载。 |
教学改革 (10) |
有本课程教改报告,或有教改论文发表,或有校级以上教改立项。 |
有校级以上教改课题或教学成果奖,公开发表教研论文。 |
有省级教改课题,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公开发表教研论文。 |
|
教学 质量 (15) |
教学质量 (15) |
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分平均在80分以上。 |
教学效果好,无教学差错或事故,所有主讲教师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分均在80分以上。 |
教学质量高,无教学差错或事故,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分课程负责人在85分以上、其他主讲教师80分以上。 |
教材 (5) |
教材选用 (5) |
省级以上优秀教材或规划教材。 |
省级以上优秀教材或规划教材。 |
选用国家优秀教材或规划教材。 |
科技 工作 (10) |
科技 工作 (10) |
有科研论文发表,或有与以上同等的其他科技成绩。 |
课程教师发表论文人年均不少于0.5篇,或有省级科研立项,或有专利授权或有横向项目等。 |
课程教师发表论文人年均不少于0.5篇,或有省级科研立项,或有专利授权或有横向项目等。 |
特色 加分 (5) |
有较大影响的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自编教材出版或课堂教学方法独到、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且得到师生好评和校教学委员认可。 |
说明:
1.按合格课程建设标准评价总分80分认定为合格课程,按优质课程建设标准评价总分85分可认定为优质课程。按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评价总分90分可认定为精品课程。
2.特色加分可直接计入评价总分。